說起金首飾,常聽人說:“我這件金首飾,是祖先一輩輩留傳下來的,比現(xiàn)在金店里的金首飾的成色高。” 這屬于人們的一種感覺。而這種感覺,卻是錯覺。
大家知道,物質都有熔點。例如在標準狀況下,冰的熔點是零度,在零度以下,很難把冰里的雜質分離出來。 在標準狀態(tài)下,黃金的熔點是1063度。單憑古代的炭火,是無法把黃金里的雜質分離出來的。“真金不怕火煉”,這是過去的說法,說明了用當時最好的燃料燃燒,燃燒的溫度總達不到黃金的熔點?,F(xiàn)在,要達到3000度的高溫,也不為難事。 黃金的成色,我國傳統(tǒng)上只有兩種規(guī)格。一個規(guī)格為九成金、八成金,或九呈金、八呈金等;另一個規(guī)格稱為“赤金”,足金,十足金,足赤金,都屬于這一規(guī)格。 其實,“足赤金”在形成一個規(guī)格之前,“足赤金”中“足”的概念是:憑我們的冶煉技藝,都進行了反復的冶煉,把黃金冶煉到了頂端,實在是冶煉“足”了。朝“足金”冶煉,成了銀匠們的向往和追求,相當于今天的科學研究。由于可觀條件的限制,主觀認識的不足,認為“足金”可望而不可達,才流傳著“金無足赤”的俗話。 能工巧匠們冶煉“足”了的黃金,總是受帝王的壟斷,很難流傳到一般貴族中間。至于民間,歷來封建統(tǒng)治者都主張“民不藏金”。平民百姓既收藏不起黃金,又不許收藏黃金,有“足赤金”的飾物就難了。 當足赤金“成為一個規(guī)格之后,在首飾上敲有”足“或”赤“字的印記。便是以”赤“顏色為黃金的足成色。 依黃金的顏色而論其成色,古代僅用肉眼觀察,現(xiàn)代能用光譜分析。實際上黃金有足赤,但不是純金。黃金行業(yè)常識里就有“七青、八黃、九五赤”之說??梢?,古時的“赤”金飾品,其成色僅有95%左右。 在我國黃金冶煉史上,到了清朝的第二個盛期(即從雍正到乾隆期間),有了突破性發(fā)展,首次煉除九成九的赤金。乾隆得到這個消息,讓把九成九的黃金全部送到皇宮,由皇帝統(tǒng)一收藏。 晚清腐敗無能,民國動蕩不安。銀樓倒閉,銀匠失業(yè)。 解放后,我們國家規(guī)定,黃金飾品的含金量應在99.00%—99.99%之間,含金量千分數(shù)不小于990的稱為足金,含金量千分數(shù)不小于999的稱千足金。多數(shù)金店,為了求生存、圖發(fā)展,足金飾品含金量總不讓低于99.50%. 了解了這些,誰還會說古代金首飾比現(xiàn)代金首飾的成色高?--古代金首飾比現(xiàn)代金首飾的成色高? (責任編輯:老山玉器) |